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海口10月31日电(记者吴墨辉)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作业。在10月31日海口海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口海关副关长田涛介绍,支撑自由贸易港高水平开放政策的海关监管体系已基本建立。封境后,海南省将实行以“一线开放、二线管理、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田涛表示,海关总署、海口海关相继推出了税收征管、通关监管、海关监管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疫情防控等方面,形成了“政策精准执行、监管创新、智慧信任、协同联管”的监管体系。从政策优化角度看,海南自贸港关闭后,“零税”商品范围将大幅扩大,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到约6600个税目,覆盖约74%的商品。加工附加值免关税政策也取得不少进展,包括降低企业享受利润标准、扩大进口料件范围、优化附加值计算方法等,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拓展产业链。在监管模式上,海关及时推出“批量离境、集中申报”等措施。企业可以在货物离岛后一起办理报关手续,大大方便了企业的报关工作。减少申报频次,延长纳税期限,有效缓解资金压力。同时,海关在10个“二级口岸”部署27条智能监控通道,利用大数据、智能查验设备等手段,实现精准管理、快速通关。田涛介绍,海口海关正在全面推进关关作业软硬件建设。目前,已有10个“二类口岸”获得国家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智能监管平台已上线,与国家和地方多个系统互联互通。在风险防控方面,海关设有46个监管场景。组织制定200余项防控措施,建立93个业务风险模型,成立业务监控中心,加强业务风险预警和管理打击严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走私活动。天涛表示,海口海关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拓展工作,全力保障关关作业有序顺利。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