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心脏修复与肺置换”创造生命奇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现“首例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与肺移植同时进行”
2025年10月31日 20:36 来源:国际在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胸外科、肺移植科等多个团队通过交叉互补推广模式,完成了全球首例同步微创肺移植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教授李永新说。大学。 10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召开“国际首例微创肺移植+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新闻发布会。会上,该院肺移植和心脏外科团队共同攻克一个重要难题,提出全球首例胸腔镜小肋间切口同步右肺移植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一名62岁尘肺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成功实施。该手术打破了心肺联合手术的技术限制,创新性地解决了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抗凝与止血平衡等诸多国际公认的难题,表明我国在复杂多器官联合手术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前列。 62岁男性帕蒂因长期职业接触而出现尘肺病。他的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患有肺气肿。他们的日常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他希望通过肺移植重新获得生命。然而,全面的术前评估显示存在危及生命的风险。患者还患有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功能接近失代偿。这种“双重心肺综合征”的重叠呈现出国际公认的治疗困境。单一器官手术无法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心肺手术联合手术技术难度极高,难度极大、危险性极大。鉴于这种情况,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立即任命胸外科主任张光建、心外科主任颜阳为领导,成立了麻醉科、心外ICU、超声科、呼吸科、输血科、器官获取OPO等,组成由专家参与的专项小组,根据手术方案开展各项专项项目。通过调研,一一解决了“确定同步手术方案”、“更新‘微创心脏手术+优先肺移植过渡VV-ECMO’的序贯方案”、“确定‘1.5小时心脏手术+3小时完成肺移植’等精准时效标准”等三大技术难题。多学科团队的完美协调确保了行动完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该手术避免了胸骨劈裂,完全保护了胸廓稳定性,减少了60%的创伤,保持了术中失血量50毫升以内,为后续肺移植保持了良好的手术条件。全球首例成功同步进行的“微创主动脉瓣置换+右肺移植”手术,不仅打破了心肺联合手术的技术壁垒,还产生了三大核心技术成果:首个“微创心脏手术+过渡到VV-ECMO”的手术序列。积分模型解决了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的问题。制定“动态抗凝剂量调整+精准止血”的围手术期管理计划。创建“多学科多学科”的手术流程,为长时间复杂手术的及时管理提供标准化路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教授张光建表示:“我们最初的目标一直是通过整合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治疗选择。此次手术的成功,表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进程中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飞跃,其技术专长将为复杂终末期心肺疾病患者的救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将复杂多脏器手术技术推向新的高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551716
“心脏修复+肺置换”创造生命奇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现“首例微创主动脉瓣置换与肺移植同时进行”
200168
2025-10-31
吃瓜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