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人民银行11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社会贷款、广义货币(M2)和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6.5%。尽管10月是传统信贷“小月”,但M2、社会贷款规模等关键金融指标保持适度增长,为促进经济复苏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数据显示,10月末,社会贷款余额437.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 1-10月份社会融资总额增加30.9万亿元,同比增加3.83万亿元。田旋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表示,国债、专项再融资债等政府债券的快速发行和企业债券发行的热度,是社会和财政规模增长的重要支撑。据市场人士测算,今年1-10月累计发行国债金额约2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4万亿元,企业债发行融资规模也超过去年同期。 “2025年超长期国债专项发行规模由去年的1万亿元增至1.3万亿元,发行时间较去年提前一个月左右,发行完成时间也相应提前,体现了财政支持经济增长和需求拉动增长,推动社会融资规模扩大。”上述人士表示。按照信贷方面,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元。 “10月是信贷紧缺月份,国债的快速、频繁发行对贷款也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专家指出,当前经济管理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增加公共债务发行规模,可以支持国家大项目和战略的实施,增加需求,支持经济。经济和信贷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实体经济不同部门和行业的资金需求变化。从新增贷款方向看,新动能相关贷款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 10月末,综合小微信贷余额35万亿元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9%,明显超过各类贷款平均增速。专家指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增长动力正在从传统领域转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创新等新兴领域,这一趋势在信贷投资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动能相关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经济活力的提升也可以从其他数据得到印证。 10月末,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M1余额1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 “10月份M1和M2之间的差距为2个百分点中商联盟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一些积极迹象,比如业务增速回升、个人投资和消费需求回升等。同时,利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显示,10月份企业新增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去年同期低40个基点左右。新增个人抵押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个基点,是金融状况相对有利的重要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降低了社会和财政的总体成本,使企业摆脱了困境。给他们信心。这不仅可以让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研发,稳定发展壮大,也有利于激发潜在消费,畅通经济循环。总体来看,专家认为,当前货币政策立场依然有利,为鼓励物价合理回升创造了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数据显示,近年来,日本M2和社会金融规模年均增速普遍超过8%,比同期名义GDP增速高出约4个百分点。社会和财​​政成本仍然很低,利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的 5% 左右。 “根据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货币政策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央行实施了四次较为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5月,政府公布了一揽子货币政策。如果这些政策会不断涌现,这些政策的后续效应也会不断累积。 ”业内专家表示。专家还表示,虽然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边际效率已大幅下降。还应关注过度货币宽松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力度和节奏,继续坚定支持实体经济。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